国务院于1987年11月27日决定,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原属徽州地区的绩溪、旌德二县划归宣城地区。宋宣和三年(1121),宋徽宗镇压了方腊(?—1121)叛乱的同时,改歙州为徽州,迄1987年,徽州这个地名已存在866年,绩溪也一直处于徽州管辖之中,除极少时间中央政权未设徽州一级机构之外。由于行政区划的变更,视自己为徽州人的绩溪18万人民,以及寓居县外、海外的大量绩溪人,就突然变成宣州(城)人了,这给绩溪人带来了切肤之痛。推而广之,也是徽州人的切肤之痛。转瞬之间,过去了20多年,绩溪人是怎么想的呢?我从1988年初以来,写过多篇文章,呼唤徽州要复名,绩溪要回徽,可以说代表了大多数绩溪人的心声。推而广之,也可以说代表了大多数徽州人的心声,有兴趣的朋友们不妨上网看看。
上列决定,是谷牧老前辈只唯上、不唯下,利用副总理的分管权力,一意孤行的结果。中国的老百姓,在极“左”年代,连自由说话的权利都受到一定限制,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毛公去世,“四人帮”被摛,老百姓才可以随便说话,但真正能够倾听老百姓呼声的官员也并不是很多。20多年来,发出呼声的何止我一人?查查全国“两会”和安徽省“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相关提案、议案,翻翻报刊上的相关文章,就一目了然了。但是,“我”自岿然不动,任你怎样呼喊,为官者就是不听。老百姓无可奈何,就用其他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愿。我早就注意到绩溪街面上的商店招牌,大概在1990年代初,华阳农贸市场的门面店,最先出现了“老徽州”的牌子,后来含“徽”字的招牌越来越多,遍布各条街道,这就是绩溪人的徽州情结吧!商店招牌是一种符号,但一般都体现店家的文化内涵。徽,美好也。商店招牌含个徽字,自然体现店家的期望。当然,有的商店招牌中的徽字,则体现这爿店的经营范围,如徽菜馆。
近日,我上街转转,将主要街头含“徽”字的商店招牌记载下来,竟然有如此之多:
县宾馆附近有:徽苑快餐,徽珍土特产,徽州山货店。
永红场周边有:老徽州食品,老徽州商行,徽商情特产商行,徽商源土特产,徽洋商行。
南门头有:徽盛轩画廊(裱画店)。
步行街有:徽姑娘女子形象工作室。
街心花园附近有:徽商大酒店,徽商大浴场,徽味小吃,徽派面煲馆,徽商平价鞋店,徽源土特产行,伏岭徽菜馆,老徽州烧饼店,霞徽酒家。
城东有:金徽园酒店,东怡徽菜馆,徽州卤菜,老徽州西饼屋。
杨柳村桥西侧有:徽州故里大酒店,红柳徽菜馆,梁城徽菜酒楼,宣徽菜馆。
城隍街口有:徽辣坊粉丝店。
华阳镇政府附近有:徽商阁(酒家),徽岭(修理部)。
双桥两侧有:绩溪徽洋实业公司,徽洋公司门市部,绩溪徽厦汽贸,老徽州绿色食品屋,徽州人家土特产,徽溪山货,聚宾楼徽菜馆,徽旸宾馆,徽天大酒店,徽溪宾馆。
以上是老城区的商店招牌。再看近几年建设起来的新城区(西区):徽顺徽菜原料中心,徽都大酒店,恒徽服饰,徽娘宾馆,徽文化石馆,徽岭人家,杭徽工程艺玻,徽骆驼美食驿站,徽韵酒楼,徽府菜馆,徽府布衣,徽之旅旅行社,绩溪县徽厨有机食品有限公司。
这些带“徽”字的商店招牌,涉及到许多行业,但徽菜业较多。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也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绩溪又是“中国徽菜之乡”,声誉远播,来绩溪旅游的游客,自然要品尝正宗徽菜。绩溪商人打出徽菜招牌,既表达对徽菜的传承和弘扬,也是招徕顾客、获得商业利益的必然。
我还注意到,一些民间社团组织也带“徽”字,绩溪县图书馆的大门两侧挂有“绩溪县徽文化研究会”、“徽山诗社”。它们办有不定期刊物,前者称“中国徽学”,后者称“徽山诗韵”。还有带“徽”字的学校、工厂及其他单位:安徽徽厨技师学院,安徽省徽州学校;徽煌化工厂;绩溪徽信会计师事务所。
有意思的是,厂址在岭北虎山头的绩溪县吉盛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白酒,也取名“无梦徽州”酒。我们都知道,“无梦到徽州”是汤显祖的诗句。汤公这首诗,对徽州人是褒是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需我来多嘴。私营企业家马劳模在城郊威海桥北侧办了个“绩溪县徽菜产业文化园”,占地14000平方米,集食、宿,参观徽菜发展历史回顾、农副产品展览于一体,预计今年五六月间可以对外开放。城郊“千年仁里”村东侧、登源河旁,绩溪斯瑞上河置业有限公司在那里建了酒楼、别墅、住宅区,取名“上河徽院”,第一期工程占地280亩,现已进入销售阶段。
要说明的是,我毕竟年岁大了,有的街道并没有转到,就是转到的也不可能没有遗漏。所以说,带“徽”字的招牌还不止这么多。
更要强调的是,这些带“徽”字的招牌,都出自谷牧于1987年一手砍掉“徽州”之后。尽管他将歙县岩寺区划出,改为市属“徽州区”,那是愚弄徽州人的幌子,只能是留给后人的笑柄。
我们如何来审视这些带“徽”字的招牌呢?总的说,这是绩溪人对徽州的向往,对徽州的怀念。其中作为商店招牌的店家,商人言商,在他们眼里,“徽州”这张名片含金量颇高,商业利益丰厚。合理追求商业利益,是商人的本能,在市场经济体系下,更是无可厚非。所以,在绩溪经商的商人,利用“徽州”这块金字招牌,倒不全是绩溪人的专利。
前面提到的“徽州故里大酒店”,是县委组织部的招商引资项目,老总陈德胜是宣州人,原称“文苑大酒店”。那时,我曾参与由他埋单的一次饭局。后来,这位宣州老板也入乡随俗,改称“徽州故里大酒店”了。近一个时期,他在绩溪电视台大做促销广告,其中有两句广告词是:“品徽菜精髓,来徽州故里”。显然,这位老板是聪明的,他看到了“徽州”二字的商机,商机就是商业利益。前及“上河徽院”的老板,据说是浙江人,是一位财力雄厚的房地产商,要在绩溪干一番大事业。2011年10月2日,我去老家瀛洲村吃喜酒,路过此处特地下车,上前看看,一座牌坊式门楼,上书“上河徽院”四个金色大字。我驻足欣赏,书法了得,门楼气派。浙江老板也入乡随俗了!
组织上派来绩溪主政的宣城人,早先几位不懂徽州文化,公然说徽州文化是发展绩溪经济的绊脚石,真是幼稚无知。后来的则不然,他们推崇徽州文化,宣传徽州文化,弘扬徽州文化,写徽文章,打徽字牌,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在老城区,先后将原西大街、华阳南路改建为徽派建筑一条街;在新城区,全部是徽派建筑,蔚为大观。沿登源河的百里徽文化长廊,正在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徽菜之乡,中国徽墨之乡,这些金光闪闪的绩溪名片,都是他们和绩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省政府将“安徽省徽州学校”批给绩溪兴办,也是如此。该校校牌,已于2011年11月25日第四届中国徽菜之乡文化美食节开幕式上揭牌,显已落户生根于绩溪,古徽州其他各县或许对此要嫉妒了。在一定程度上讲,绩溪城乡带“徽”字招牌的不断出现,后来绩溪主政的宣城人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更有意思的是,绩溪划到宣城20多年了,但从商店招牌上看,绩溪商人对“宣”字基本上是排斥的。我在新老城区的街面上七转八转,见到处处挂有“宣酒特贡”的广告牌,这是宣城市宣酒集团老板出钱做的,不代表绩溪人的情怀。我好不容易在县林业局后门的小街上,见到一爿“宣徽菜馆”,尽管有个“宣”字,但还是丢不了“徽”字。妙!
文末,我仍要呐喊:徽州要复名,绩溪要回徽!这,更是绩溪人的徽州情结。
2012年2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