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夏,毛主席从长沙飞抵湖北武汉视察工作,其间,不仅三次畅渡长江,还慕名品尝武昌鱼,留下了“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这烩炙人口的著名诗句。这家有鱼宴名馆之称的“大中华酒楼”是绩溪伏岭人所开,为毛主席精心烹制鱼宴的是被誉为“鱼席专家”的几位绩溪徽厨。
大中华酒楼座落在武昌解放路与彭刘杨路的交汇处,与中国名胜黄鹤楼遥遥相望。这是一家以烹制湖北水鱼鲜驰外遐迩的老徽馆。最初,这家徽馆是民国二年(1931),绩溪伏岭卓溪章本桃创办的徽州大中华面馆店,以经营徽式汤面为主,兼营大众小吃,是当时武汉三镇数十家面馆中最具影响的一家。民国十九年(1930),由章在寿等人顶下该店的全部生财,合股经营,更或为徽州大中华酒楼。该店初期主营徽菜、徽面,后兼营浙、鄂名菜。日常供应有各类和菜及特色鱼菜,也承揽筵席酒水及上门加工服务。菜有清蒸鳊鱼、响堂鳜鱼、醋溜鲫鱼、八宝海参、红烧头尾、清炖甲鱼等数十种。这些颇具徽帮风味的鱼肴,以咸淡适宜,吃味醇浓,鲜香酥嫩而颇受顾客的普遍称誉,尤其是鲭鱼划水、清炒鳝糊、红烧肚当、醋溜瓦鱼等传统的徽州名肴,堪称武汉三镇名菜中之一绝,更使徽州人这一旅汉酒楼声名远播。外埠宾客只要来武汉,都想来“大中华”一品鱼中珍馐武昌的风味。
最值得老徽厨们回忆的是,1956年6月初的某一天,该店接到一个重要的接待任务,有中央首长来此用餐,品尝武昌鱼。于是,经理立马召开了有关厨师的会议进行布置,按照市人委提出的“原料新鲜、烹饪精细、特色浓郁、品种多样”的原则,高厨们认真研究武昌鱼宴的菜谱。时任主厨的程民开,炒小席邵观茂、程大祥,副刀邵在维、胡灶云等师傅接受了这次鱼宴的设计、烹饪任务。据两位邵师傅后来回忆说,“上级首长来我馆吃饭,是经常的事,而这次任务布置后,我们意会到其接待的规格似乎比以往更高,要求也更加严格。这次接待任务交给我店,对我们厨师也是个考验。对于烹制鱼菜,是我们徽厨的拿手戏。徽州也盛产各种淡水鱼,山区又不乏有石鸡、石斑鱼等名贵水产,但相比起来,远不如湖北的鱼种多。这为徽厨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烹饪资源。我们徽厨最大的本事是善于将徽菜特有的烹饪技艺与当地的水产资源结合起来,做出各种风味不同的鱼菜来。”邵师傅说:“大中华酒楼鱼菜很丰富,从形态讲,有全、段、块、片、丝、丁、米、泥等;从调味讲,有咸、甜、酸、醋、糖醋、腌腊等;从烹调方法讲,有煎、烧、蒸、焖、炸、熘、爆、炒。那一次,遵照市人委领导关于鱼宴的烹饪原则,几位师傅合计了一下,为这次特别的武昌鱼宴设计了10道鱼菜,菜谱是:清蒸式昌钱、杨梅武昌鱼、松鼠鳜鱼、抓黄鱼片、拔丝鱼条、汤粉鱼、如意鱼、荷花和两道徽式传统鱼肴鲭鱼划水、清炒鳝糊、另加两道蔬菜和一道空心圆汤。鱼宴设计好后,当晚大中华酒楼经理便接到市人委通知,称某日派两名高厨到东湖宾馆烹饪鱼宴,并将菜谱提前报去。该通知的下达,说明中央首长不来武昌大中华酒楼用餐了。于是,经理派了程民开和邵在维前往执行烹饪任务。临行前,经理再三向程、邵两们师傅吩咐,这是一项政治任务,必须切切实实完成好,从原料的选择到菜肴上桌,每个环节、每道工序,都要精心操作,不能含糊,不能出差错,要为大中华争光。那次烹饪的10道菜中,其中清蒸武昌鱼和杨梅武昌鱼用活鲜鳊鱼,经刀工处理后,加入火腿、菇、笋、鸡汤等12种调配经焖笼蒸制而成,主副杨梅武昌鱼是将鱼头、鱼尾调味上糊后炸酥,码于船盘两端;鱼肉剁茸调料后经搅打,挤成圆子氽炸,起锅后鱼球作鱼身码于头尾之间,用白汤、杨梅汁、番茄酱、香油制成芡卤,淋浇于鱼菜上即成。此菜鲜艳悦目,造型美观,绵软酥嫩,酸甜适口。其他鱼菜,也多为功夫菜。邵师傅说:“可以毫不谦虚地说,那桌宴席也确实做出了我们的实际水平。晚宴结束,客人们走了,我们才知道今晚接待的是我们敬爱的毛主席。我们的工作受到市人委领导的高度评价,领导还特地为我们敬了酒。让我们十分感动。”
1957年1月,市人委一位秘书便给大中华酒楼送来了《诗刊》首次发表的毛主席的著名词篇——水调歌头《游泳》。全店员工认真吟诵学习这首词,使大家倍受鼓舞。1959年,市人委还专门召集全市各大宾馆的名厨,在“大中华酒楼”召开了“武昌鱼”命名大会。从此,徽州大中华酒楼声名更进,为了使店名更接近酒楼的品牌——武昌鱼,后来,店名也从此易为武昌酒楼。
改革开放后,为适应日益发展的饮食市场的需求,武昌酒楼不仅恢复老字号大中华酒楼。现可供1500人同时进餐。全店四层楼房,有喜庆、赏湖、揽江、望云、闻鹤、佳会等各具特色的宴会厅和娱乐厅、鹤翩舞池、酒巴等颇具现代餐饮、娱乐、休闲功能的设施一应俱全。其接待规模比原来扩大了十几倍。虽然毛主席视察武汉已过去40多年了,但那道千古不朽的诗篇至今仍激励着大中华酒楼的全体员工。该酒楼的徽厨后起之秀们继承优良的传统,不断推出创新武昌鱼,如今,该酒楼日常应市的鱼肴达103种之多。为湖北省的大型酒楼之一,属国家二级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