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长江中下游皖南山区“一府六县”(徽州府:歙县、黟县、绩溪、休宁、婺源、祁门)之地,经过数千年的蒸育胚变,绵长的文脉凝聚为“商成帮、学成派、名人成群”的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徽州文化长于“东南邹鲁”,根系中华源头,既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又是汉民族宋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民间社会生活实态的原始本真的反映,成为中华文化在特定时段的一个典型代表。徽州文化所蔚成的中国徽州学,和中国敦煌学、中国藏学等比肩,成为“中华国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府六县之域和相关周边地带,是徽州文化孕育发展的主要空间,由大量的独具特色的徽州文化物态遗存(徽州古村落以及构成徽州“风水”的山川环境、徽州古建筑等等)和附着其中的各种徽州文化非物质遗存(徽州风俗民情、徽州民间工艺艺术、徽州方言等等),组成了完整的、特色显著的、不可再生和不可多得的徽州文化人文生态。
正是这一在历史上被人们艳羡的“礼仪之国”、“文献之邦”、“东南邹鲁”徽州文化生态,由于它的丰富,由于它的完整,由于它的典型,由于它的见证价值,近些年来,不仅得到了国内外各方面的青睐和推崇,而且也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然而,徽州文化生态目前的状况却更加令人担忧:
由于历史的原因,文化无知的人为肢解,徽州文化生态代表性的空间之一婺源和绩溪,先后被割离徽州本土。在徽州本土的黄山市着力“做好徽文章”的时候,它却无法对被割离出去的徽州文化生态空间作统一筹划和保护。婺源游离在徽州文化和赣文化之间,被称作“弃儿”,绩溪游离在徽州文化和宣州文化之间,民间“失落感”强烈。而近些年来各唱各调、各吹各号式的“开发”,则更使徽州文化生态倍受摧残。
婺源本是徽州文化原生态保存较好的地域之一。而近些年为了“开发”乡村旅游,有的宁静山村成了乱轰轰的货摊市场,许多千年古村被挖根取老,制成工艺品“开发”,“XX木业”门口每天至少几十辆运木车,载着刚从青山上砍下来的古木,源源外运,人们在焦虑地看着“绿色婺源”生态环境面临的劫难。在“开发发展”中,绣溪千年古村古埠头也逃不脱被推毁的命运,为了“建设一江两岸”,有朱熹夫子“朱绯塘”遗存的绣溪古村也将面目全非。更令人吃惊的是,据说江西XX集团将斥资25亿,把婺源紫阳镇居民全部迁出,将旧城推倒重建,要把有一千二百四十多年历史的“文公阙里”变成一个“面貌一新”、让国人惊奇的现代影视基地!什么朱熹故里,什么“虹井、廉泉”,什么徽州文化,什么历史文脉肌理,统统要给“开发和发展”让路!这和要将孔子阙里的曲阜踩平重来一样让人不可思议。据婺源赋春镇农民戴向阳反映,婺源不少山村,几百年的徽派古民居有的正在朽烂倒塌,有的被一幢一幢地拆卖外地,百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徽州文化生态的宝贵遗存一点点消失。清华大学单德启教授眼见几十幢徽州民居建筑从婺源被拆往外地,也十分忧心这种伤害徽州文化文脉肌理的搞法“将来要付出代价”,亟须加以约束和限制。
至于绩溪,这些年来“保徽、改徽、建徽”也是多有曲折,步履蹒跚,故事多多。
在徽州本土的黄山市,虽然努力“做好徽文章”越来越成为上下的共识,对徽州文化的保护,成绩有目共睹,特别是推出了徽州千村保护工程,广受关注。但是由于政策和机制的不完善,认识有高低,市场经济利益驱使,徽州文化生态保护也不容乐观:近些年来,包括徽州四雕、徽州文书在内的大量徽州文物严重流失,盗买徽州建筑构件甚至古民宅、古祠堂、古牌坊的事件屡屡发生,有人惊呼,这些年被从徽州土地上搬走的至少是一个大“宏村”。仅这几年,徽州古祠堂被拆往外地的就不下60幢,至于无力维修而倒塌损毁的徽州古民居、古祠堂等古建,也不在少数。有人统计,在历史上,徽州古牌坊有400多座,而现存的仅有一百多座了,有的还在倒塌之中。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历时十二载的岩寺文峰塔,参照绍兴大禅寺塔、南京报恩寺塔、泗州寺塔而建,七层八面二十五仞,化白银四万余两,每层彩佛金匾,可是目前仅存一座无顶砖砌空壳。歙县鲍家庄徽派民居群,有一户人家大门上六七块精美砖雕一夜之间被盗挖一空。一副在徽州仅有的百子图砖雕门楼也被人偷走。最近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城内,一处徽式古教堂遗迹被列入“开发”拆除,也引起了民众的激烈反响。至于在目前“新农村建设”中,有的徽州古村落对历史文化古街无知的拆毁、改建,对徽州古村落水口和原生态的胡乱规划和拆改,也对徽州文化生态正在形成根本性的毁坏。
以上情况说明,设立跨行政区划的、立足于徽州文化生态整体空间保护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已是刻不容缓!
国务院关于四大功能区的划分文件,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等等已有明确的规定。作为中华特色地域文化之一的徽州文化,其完整的生态空间应该得到有效保护,所有的“开发和发展”,都应该在科学发展观、在国家政策的大前提下进行思考和操作。决不能再让“徽州文化生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继续受到摧残和破坏。目前国家文化部启动的“文化生态保护区”试点工程,保护中华文脉,关系中华民族文化安全,有功于千秋万代,顺应民心。
我们亟盼有关方面亲来徽州实地调研,感受“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设立的紧迫性,探索“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设立的可能性,研讨“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设立的具体办法,执政为民,百姓庆幸!
二0 0八年八月十五日
(情况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