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加快“调转促”为总抓手,紧紧围绕“2468”发展思路,立足把绩溪打造成为“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休闲养生目的地”,全面实施“生态立县、文旅强县、创新活县、和谐兴县”战略,全县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调转促”初见成效。启动实施调转促“384”行动计划,服务业投资增长37.2%、投资额占比达53.1%,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上升到42.2%、提高了5.7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扎实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5个1工程”,成功跻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首批创建单位,被评为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县、中国最美休闲旅游目的地,入选长三角自驾游热门十强城市,创建全省旅游强县通过省级专家评审。大力推动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电商便民服务网点实现乡村全覆盖,建成电商创业街,电子商务发展指数全市第一、全省第五。
“去降补”力度加大。积极化解落后产能,采取“淘汰一批、整合一批、嫁接一批、提升一批”的办法,重点推动不锈钢拉管产业转型升级,不锈钢拉管产业年产能下降62.3%,但出口创汇增长2.7倍。加快去库存,通过发放购房补贴、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房屋征收货币化安置等措施,不断缩短去化周期,目前全县商品住宅去化周期12个月,非住宅商品房去化周期缩短了7个月。从用地、融资等方面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将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资本金增加到1.5亿元、续贷过桥资金增至2000万元,“税融通”业务贷款完成任务比全市第二。设立了重点产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和产业扶持基金。
城乡品质不断提升。被命名为国家森林城市、全省首届文明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在全省皖南片考评中位列第八、全市第二,文明创建、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走在全市前列。高铁新站新区致力建成为区域游客集散中心、物流中心、商业中心、交通换乘中心;老城区突出抓好古水系恢复、古建筑周边环境整治;生态工业园区重在推进产城融合;理顺城市环卫保洁、供排水、“三违”查处等管理体制,规范农民建房行为,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项目工作取得突破。杭黄铁路投资完成过半,皖赣铁路新双线、既有线电气化改造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抽水蓄能电站、G233东迁等重大支撑性项目加快建设;绩谭旅游快速通道、扬溪源水库项目进入施工招标阶段,计划年内动工。组建5个产业招商分局和32个招商小分队,成功引进红星美凯龙国际家居建材生活广场、悉琅.西川.三棵树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36个省级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8.3%,31个市级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30.3%。获得省“861”行动计划考核奖励。
创新工作全面加强。启动实施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等5大领域29项创新课题。制定了《绩溪县传统村落保护暂行办法》、《绩溪县古建筑认领保护暂行办法》、《绩溪县古村落(民居)保护发展工作方案》,拟出台《绩溪县古民居原地交易保护办法》,同步开展徽菜、徽墨、徽雕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培育创建特色小镇。在家朋、伏岭、瀛洲、上庄4个乡镇率先开展试点,家朋乡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全国首家“摄影小镇”,伏岭镇“徽州味道”特色小镇、瀛洲镇“徽商故里”特色小镇、上庄镇“雕刻时光”特色小镇列入市级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培育名单。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目前已有12个村正在发展股份合作制集体经济。 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全面启动脱贫攻坚“八项行动”。多方筹集扶贫资金5000万元,组织实施了26个贫困村脱贫产业项目、578户“3+x”到户产业项目,目前已完成贫困村脱贫产业项目6个、到户产业项目621个,完成搬迁19户31人,正在实施搬迁的有22户49人,正在确定搬迁方式的有13户24人。面对旱涝急转的严峻形势,取得了防汛抗旱工作的阶段性胜利,并谋划灾后恢复重建项目127个、总投资超过4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