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虚岁十四的胡适告别母亲,走出大山,随同赴上海治病的三哥去了父亲生前好友创办的私立学校读书,这一去就是14年。14年间,他一路梅溪学堂、澄衷学堂、中国公学、留美官费生、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直到1917年胡适接到母亲生病的消息回国。回国后的胡适,只在上庄小住了一个月,便在当年9月去北大做了教授,这年,他只有27岁。 3个月后,胡适再次回乡,与他十几年前只见过一面的江冬秀结婚。
“洋博士”的山村婚礼
对于小脚女人江冬秀与“洋教授”胡适的结合,后人曾把此事列为民国七大奇事之一。在陶方宣先生写的《西装与小脚》一书中,对胡适的婚姻有着这样的描述,“张爱玲对这样的奇事很好奇,就去了胡适家,回来后说:"他太太带点安徽口音,我听着更觉得熟悉。她端丽的圆脸上看得出当年的模样,两手交握着站在当地,态度有点生涩,我想她也许有些地方永远是适之先生的学生,使我立刻想起读到的关于他们是旧式婚姻罕有的幸福的例子。 "”
江冬秀是安徽旌德江村人,她家与上庄只隔着一座大山。两家沾亲带故,有一年江冬秀的母亲到绩溪旺川胡适姑婆家串门,一眼相中了眉清目秀的胡适,拉着胡适的姑婆,一定要将自己的女儿江冬秀许配给他。江胡两家都算是官宦之家,但是胡家败落了,江家却仍富裕。另外,江冬秀比胡适大一岁,刚开始,胡适母亲是不太想攀结这门亲事的,但江冬秀的母亲就认定了胡适,后来还托本家叔叔上门说媒。这样一来,胡适母亲就不好意思再拒绝了,加上算命先生说两人八字相合,最宜婚配。由此,民国七大奇事之一就这样开了头。
其实,胡适对这段婚姻是“违心”的,从他的内心来说,他更想从时间上去 “拖垮”这场定聘达十三年之久的婚姻。可最终,他还是以和江冬秀结婚的方式孝顺了慈母的养育之恩。用他自己的话说,“宁愿不自由,也就自由了”。
1917年12月30日,西装革履、戴着金边眼镜,颈系领带的“洋教授”胡适在上庄故居与他的小脚夫人江冬秀举行了新式婚礼。在这场婚礼中,胡适提出,一不拜天地,二不拜高堂,三不互拜,四不进祠堂,五不放鞭炮,六不收礼金。结果胡适提出的这六条意见,遭到了其母的强烈反对,“别在玩你的洋花样,其他意见都可以,但不放鞭炮,不进祠堂,我是死都不会同意的。 ”一直致力于胡适资料研究的胡成业先生,在绩溪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天结婚的时候,胡适是一身洋装,黑皮鞋,黑呢礼帽,江冬秀是一身黑花缎袄,红花裙子,绣花鞋子。 ”一幕“中西结合”的新式婚礼在上庄拉开了序幕。在当天的婚礼上,一向善于演讲的胡适,还发表了一番演说宣扬他的破除旧礼节的新思想。双方在结婚证书上盖了章,交换了金戒指,向端坐在太师椅上的母亲行了三鞠躬。从此,小脚兼半文盲村姑江冬秀,成了当时上庄最时髦的 “洋博士太太”。
关于胡适的这场婚礼,在后来人们的谈论中,除了与胡适身份形成巨大反差的江冬秀之外,还有的,就是那幅著名的婚联,“三十夜的大月亮,二十七岁的老新郎”。如果按照现在的婚姻观念来说,27岁结婚是刚刚好,但在那个女孩十六七岁就要出嫁的年代,27岁确实算是 “老”了。不过好在,江冬秀比胡适还大一岁,还有个“老新娘”在陪着这位“老新郎”。
村里的老人们似乎有根有据的传说,当年博士先生在写下“三十夜的大月亮”的上联后,下联却不得而接。正在一筹莫展之际,站在旁边的同村土秀才胡毓蛟把下联脱口而出,这才帮了博士先生一个大忙,造就了这幅著名的对联。 最后一次回乡
婚后,江冬秀留在上庄照顾婆婆,胡适则收到了北大的聘书,去了北京。谁知在第二年6月份,胡适母亲病逝,他又带着沉重的心情从北京赶回上庄。“在胡适母亲去世的时候,整个上庄的纸扎店(卖花圈)都大量囤货,准备做生意。村人们都想,这么一个大人物的母亲去世了,来吊唁的人一定很多,岂料,他们的愿望都落了空。 ”
胡成业老先生说,胡适在北京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当即就给家里回了一份电报,大意是说,他对老人一直主张厚养薄葬,什么礼都不要收,只收亲朋送来的纸和鞭炮,母亲尽早入殓,不要再等他回来了。在这里,需要解释一下的是胡适的后一句话。 “他让母亲尽早入殓,并不是说他不孝。那时交通不便,徽州地区又多山路,等胡适从北京赶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他母亲去世7天后的事情了。当时又是夏天,胡适考虑到母亲遗体存放的问题,于是便对家人说,不要再等他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讲,胡适连他母亲最后一面也没见到。 ”
这个为了胡家奔波操劳一生的女人,此刻终于可以休息了。对于母亲的感激,胡适后来在《我的母亲》里说,“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
这是胡适生平最后一次回到他住了九年的上庄,而后,这位被誉为 “中国文艺复兴之父”的大家,再也没有回来过。与上庄的联系,也只是通过书信与村里的几个族人进行联络。
虽然胡适在以后再未踏足长于斯的上庄,但从他日后的一系列书信中,可以看出他是个乡党观念很强的人,我们现在在上庄看见的上庄小学,其前身就是胡适提议,并捐资创办的。只不过,那时的上庄小学还叫“劝学所”,后来胡适组织旅外同乡会成立校董会,于1928年成立了毓英小学。这便是上庄小学的前身。当时,胡适还亲自兼任毓英小学的名誉校长,并亲自为学校物色教师,又自出年俸二百四十元的高薪,聘请南京师范学院的老师歙县人鲍剑奴来校任教,而胡近仁也成为了毓英小学的第一任校长。转眼间,时光流逝近百年。现在的上庄小学已很难觅当年之景了,只是在小学大门口边,立了一座石碑,上面写着“胡适与上庄小学”,笼统的简介中,记录着这位国学大师心系家乡教育发展的点滴。
除此之外,胡适还倡议兴办了绩溪县图书馆和建立县志馆,并捐了3000册图书和自己所藏的万历、康熙、乾隆三部绩溪县志。 等了他一辈子的女人
现在的上庄,借着胡适故居的声名,早已成为一个人尽皆知的旅游地。乡民们对这位大师本人的了解,远不及对他的故居了解得多。甚至在过去的上庄还流传过,“宁要一个胡卓林,不要十个胡适之”之说。究其原因,是因为当年一个跟随胡适父亲多年的老保姆,请胡适为他儿子介绍一个比较满意的工作,胡本着量才录用的原则,只帮助他在一个墨厂里谋得了一个很费体力的制墨工作,因而被家乡人认为他是一个寡恩薄情的人。与他相反,他的本家兄弟胡卓林,在上海经商办企业,却带了许多家乡人到上海就业,因此上庄村才有此一说。
当然,现在这些都无关紧要了,随着近些年人们对胡适认识地加深,上庄人深知胡适给上庄带来的,远不止解决几个就业劳动力那么简单。如果说,胡适在绩溪的日子仅限于上庄的话,未免太以偏概全,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曹诚英。这个至死都在路边等待胡适归来的痴情女子。曹诚英是胡适三嫂的妹妹,小胡适11岁。 1917年胡适回乡成亲,曹诚英是婚礼上的伴娘之一,两人初识。曹诚英喜欢种花草,胡适到北京后,常写信给胡适,要他寄花籽给她。 1923年,胡适到杭州休养,曹诚英也在杭州读书。
此时,曹诚英刚刚结束了一段不满的婚姻,来杭州上学。在此养病的胡适,索性搬出他住的新旅馆,租了烟霞洞和尚庙的三个房间,邀请暑期中的曹诚英来和他分住隔壁。两人同吃、同登山、同玩水、同下棋。但美好的东西总是一闪而过的,胡适的这段恋情很快就被江冬秀发现了。家乡的牌坊、长长的族谱、母亲的叮咛、少时读的儒家经典,这些,都是这位 “中国文艺复兴之父”一生也摆脱不了的。胡适选择了隐忍。
曹诚英于1925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很巧的是,胡适早年进康奈尔大学,选读的是农学院。曹诚英师范毕业以后,也步胡适后尘,进了东南大学读农科,直至193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院,然后赴美深造。胡适特意写信给他的女友韦莲司,托她照顾曹诚英:“她得节俭过日子,还得学英文口语,你能在这两方面给她一些帮助和引导吗? ”1937年诚英学成回国,接着抗战爆发,胡适出使美国,曹诚英远避四川,海天万里,情牵一线。据说曹诚英曾有长信给胡适,胡适也曾托人带钱物给曹诚英。
此后曹诚英终身未嫁。解放后,她任教于沈阳农学院,1958年退休,1973年病逝于故乡安徽绩溪。村里人遵从她的意思,把她安葬在旺川村的路边上。她曾经委托好友汪静之,将她一直珍藏着的一大包与胡适来往资料,在她死后焚化。这段刻骨铭心的相思,她珍藏了一辈子,死后也随她带去了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