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川水街
余川千古毓人杰,常溪百里蕴地灵。 余川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绩溪西部古村落,她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洗礼后,在这改革开放的升平盛世里,凝炼了一部拥有30余万字、记录着自身沧桑和不朽业绩的乡土史诗——《余川村志》。余川村隶属绩溪县上庄镇。外人初识余川,误以为余姓村,其实不尽然。600多年前,这里确是余氏开发始居。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春,汪氏始祖六胜公慕其山光水色,自旌德的新建携眷迁徙余川。光阴荏冉,岁月悠悠,在640年的繁衍生息中,余氏人口.渐减,至今,余川成了汪氏一姓村;汪氏子孙不忘余氏祖先的拓荒择址之功,数百年的社会嬗变,余川村名依旧。从这一层意义上讲,汪姓人是大度的。余川村风光秀丽。村落处三山环抱之间,北有上金山、竹根尖,西有大坞尖、黄柏凹,南有竦岭尖、南云尖。境内山峦皆为黄山余脉,与黄山直线距离28公里,山峰均在海拔千米之上。其山势略显平缓,植被丰茂,宜竹木,适桑茶。拥有山场8千亩。山上还有仙人洞天、竦岭晴岚、环秀飞虹、圣泉甘醴、灯窝夕照、常水回澜等胜境。山下是河谷盆地,良田干亩,耕地肥沃。一条常溪河吸纳着日夜倾泻的百条溪水后奔腾出山,穿村而过。其山势,其水道,其田园,其村舍,无处不凸显出“徽州百里花园”所特有的风韵。正如诗人汪静之在《忆故乡》中所描述的:“三面环山展画景,一条绿水奏琴音;山明水秀清幽境,陶我天真童心。” 在绩溪,余川只能算是个中等规模的村落,全村300来户人家,千余人口,但从志书记载的人口迁徙史中表明,旅外人口竟也有千人以上。这说明余川人不仅自立本土,还不断向外埠拓展。难怪村民们历来自喻为“余村牛”。勤劳克俭,敦厚纯朴,热心公益,轻仕重业是这个村的优良传统。他们在这万亩土地上,经过几百年的刻苦经营,既改善了生存环境,开拓了谋生发展之道,又养育了一代代贤能。以至在历史这个大舞台上,无论是躬耕乡里,或是走出山门的余川人,同样扮演着为世人所瞩目的角色。
环秀桥 明代,该村就曾出过三大御医,且村里历来名医甚众,外出行医者亦不少见,旧有“医师世村”之誉。清代道光年间,早在上海辟为商埠后的第三年1845年,村人汪立政就带着徽人的执着信念,闯入了大上海。他们利用家乡的土特产资源高山绿茶,创办了汪裕泰茶号,十余年中,分号遍及沪上和沿江诸省市,使绩溪茶叶名震十里洋场,被当地人誉为“上海茶叶”大王,其后代又将茶号拓展至国外。其子惕予,不仅光大汪氏茶业,还以医学救国的抱负,负籍东瀛,苦攻西医学。学成回国后,于上海首创西医高等学府一一中国自新医学院和中国妇女看护学校,刊行医学杂志及专著,开创我国西医治疗的先河,被医学界喻为“中国西医之父”。后又于杭州西子湖畔购地百亩,建造“汪庄别墅”,而今这里成为接待外国政要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流宾馆。该村的汪以茂,以家乡丰富的木材资源为优势,以营销木材起家,从旌德到宁国,从无锡到上海,不仅努力拓展商路,不不断扩大经营品种,从木制品增加到茶叶、火腿、粮油、百货、丝绸等,并投入股资于上海80多家徽馆,成为该村徽商的又一佼佼者。 湖畔诗人汪静之,是余川这块宝地孕育出的一颗诗星。1922年,年仅21岁的他所创作、出版的爱情新诗集《蕙的风》。是向封建礼教投下的一颗猛烈无比的炸弹,轰动了当时国内的文坛,在全国激起一场“文艺与道德”的论战。论战持续了七八年之久,其影响达数十年。他为我国“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中新诗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载入史册。我国著名的诗词翻译家汪飞白,遨游诗海数十年,他是最早向国内介绍俄罗斯诗作的翻译家,他主编了多部诗著。8年前,以他心血凝成的百余万字的《世界诗库》,被评论家誉为“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部诗集与它媲美”。尊师重教是余川人的又一文明传统,创于1910年的燃藜小学,曾引得教育家陶行知的热情关注。由汪琴生任校长的燃小,坚持实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在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方面,一度领先徽属各校,被当时教育主管部门褒为“式楷小学”而誉满省内外。
小桥 流水 人家 余村又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村落。由于她所处绩、旌、歙、太四县交界的高山地带,毫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她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清代咸丰年间,太平军与清军曾在这一带数年的鏖战,余村人见证这场百年罕见的兵燹。1934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九军团浔淮洲部转战余川,播下了革命的种子。皖南事变后,皖南特委委员、中心县委书记胡明曾率部分游击队员移住上金山,并在灯盏窝设立秘密司令部,积极发展党员,扩大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并在龙井民舍建立兵工厂,在余川建立旌、绩县委。建国后,余川人当了家,做了社会的主人,优越的政治制度,安定的社会环境,极大地调动了余川人建设幸福生活和美好家园的积极性。该村的农、工、商和社会主义事业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更使川村人生气勃发。建国五十余年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水稻、油料、茶叶、茧、木材、家禽家畜等各种农林牧副产品比建国初增长了三至六倍。工商业发展速度更是喜人。过去只有手工业、水碓的余川村,如今有了 厂、绢花厂、玩 具厂、制墨厂、粮油加工厂等企业,特别是金汇、上亚等玩 具、工艺厂,还成为全镇的骨干企业,年创利税百万多元,村民务工收入达400万元。昔日,村里小店铺只能卖针头线脑:现今村民要购买一般生活、生产资料无须出村,百货、土产、农资、副食品等样样齐全。过去狭窄的道路,而今变成了畅通机动车辆的坦途,村里新建桥梁20余座。文教卫生事业也有很大发展。该村实现了扫盲和九年义务教育,“双基”验收合格。戏剧创作演出获得了县级奖励。村级合作医疗得到了加强。全村普及了电视。六成农户装了电话。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村党支部被县委授予“五星支部”,行政村被县政府授予“小康达标村”。
余川村地图 余川村的沧桑历史,可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一个缩影。读了《余川村志》,我们完全可以领略其坎坷的经历,发展的轨迹。写成这本书的,是该村的一批退休干部和退休教师。去年清明节,该村的汪家兴、汪家根、汪彪、汪志楠、汪本铨、汪立仁、汪家格等退休干部、教师在商议时,深感余川是他们的家乡,是生养他们的故土。古往今来,她有过兵燹的创伤,也有过革命的光荣;有过黑暗的磨难,更有过解放的欢欣。作为花甲老人,感到有责任把故乡的历史如实记录下来,既可起到存史作用,又可达到教育与启迪后人的目的。他们的宝贵意见,得到了党支部书记汪卫国和村长汪炳根等委成员的大力支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被推为此书主编的汪本铨,早年离籍,长期供职于宁国商业、税务部门,任过局长。退休以后,为修村志毅然携着老伴来到他的祖居地余川,与村志其他编委一道,开始了时达22个月的笔耕墨耘终于在2005年新年钟声敲响之际,完成了这一利于当代、惠及子孙的村级文化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