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前几年就开展了京剧进课堂试点活动,并鼓励地方剧种进课堂,作为京剧前身的徽剧,今天又是如何传承的?2008年春,记者曾两次去采访拍摄,目前,再次专程赴绩溪县伏岭镇中心小学探访了徽剧童子班。
走进绩溪县伏岭镇中心小学“徽戏童子班”,只见一群身着戏装的可爱孩子,画好装扮,正在几名老艺人的指导下,进行着徽剧身法和唱功的练习。排练前,孩子们嬉戏打闹,排练起来却是一脸的认真劲。老艺人邵名钦、邵千峰、邵光友手把手地给每个孩子演示指导,手、眼、身、法、步,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唱、练、做、打,每个环节都要进行反复练习。 徽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邵名钦老人介绍,43名小学员都是虚岁8岁到12岁的孩子,徽剧童子班成立以来,小学员们在县文化馆派出的专业老师和当地老艺人的指导下, 从基本功练起,以学练唱腔和动作基本功为主要内容,在基本功扎实的基础下,排练一些短剧和折子戏子戏。他们先后排演了《龙虎斗》、《水淹七军》、《万花献瑞》等传统剧目。徽剧班现在每周五下午上课,学习徽剧让孩子们了解了历史民俗,还丰富了孩子们的业余生活。 谈起徽剧,邵名钦老人颇有些自豪,“徽剧是国粹京剧的前身,伏岭是徽剧的重要发源地”。“徽戏”是徽调形成后,由外地和本地艺人、戏班演出的,以徽调为主要声腔并在徽州得以长期保留的戏曲。徽班把徽调带到全国各地,乾隆末年(1790)四大徽班进京是最有名的。徽剧吸收了北方的高腔和秦腔汉调,发展为京剧,而留存在南方的徽班依然保留原来面目。据统计,徽剧的剧目1400多个,徽剧声腔花色多样,千变万化,内容极为丰富。 伏岭徽剧自明朝中叶以来的几百年,邵姓家族上、中、下三门合作创新徽剧曲目,三门竞演徽剧,欢度春节,一直延续至今。伏岭村30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能唱徽剧,年长者80多岁、最小的只有4岁。“锣鼓响,脚板痒”。从这句俗话里可以看出,徽剧在伏岭民间的魅力。伏岭现在还存有大量清朝、民国时期的徽剧戏衣、道具、剧本、曲本。绩溪历史上的徽戏演出班社中,大多数就是童子班。2008年,绩溪县成立徽戏传习所。之后,“徽戏童子班”也被列入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伏岭被冠名为“安徽省民间艺术(徽剧)之乡”。 目前,伏岭“徽剧童子班"已培养出160多名徽戏新苗,编排的多个徽戏剧目,先后在各种文化演出中获得广泛好评,并在全国和省市县级文艺演出中屡屡获奖。 伏岭,一个有“千灶万丁”之称的古村,古老的徽剧火种在这里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