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振兴绩溪茶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近日,国家农业部向绩溪县上庄茶叶专业合作社颁发了“金山时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这是宣城市首个进入农产品地理标志系列的茶叶品牌。这也就意味着“金山时雨”将成为启动振兴绩溪茶产业的“金钥匙”。
一、“金山时雨”在绩溪茶叶历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绩溪的茶叶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绩溪境内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山间谷地面积不大,中低山及丘陵占全境总面积的90.6%,境内重峦叠嶂,溪流纵横,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46余座,境内四季分明,其气候“温差大、雨日多、云雾重、湿度大”,热量丰足,山区特点鲜明,适宜于高品位茶叶的生长。而绩溪的山民们无论男女老幼,均有饮茶习惯,绩溪人饮用茶水既为了解渴,也为了提神,尤其是茶叶又对过去徽菜特色的“三重”之一的重油具有“解油腻”的功效。绩溪适宜茶叶生长的自然环境和绩溪人喜欢饮茶的习惯,也就使其拥有了很长的产茶历史。
绩溪茶叶历史上在外影响最大的是上庄镇余川村的“金山时雨”。金山时雨为上品绿茶,创名于清道光年间,原名“金山茗雾”,贡品,上庄镇余川村金山产。茶园分布于海拔600至900米的山坡,叶芽富含多酚类、氨基酸和儿茶素,属徽茶良种之一。环境林木葱郁,常年雾海云天,春季阴雨连绵,花草吐香,鲜叶天然品质特佳,时雨茶为绿茶珍品,条索紧细,形似发髻,微带白毫,汁醇厚,味芳香,爽口,回味甘,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金黄,耐冲泡,第3次最佳,第6次始淡。该茶4月中下旬1芽2叶初展(俗称“莺嘴甲”)时采摘,每公斤约5000个芽。胡适的同族老叔胡近仁在上海开设的“程裕新茶号”1929年推出了一种叫“芬芳博士茶”的茶叶,所选用的就是“金山时雨”。胡适品尝过后,顿觉芳香扑鼻,回味无穷,当即提笔挥毫:“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过去,“金山时雨”在全县茶叶总产中仅占极小的份额。由于绩溪的上庄镇与家朋、荆州等乡镇不仅海拔高度相仿,而且气候、土质等符合优质茶生产的条件相近,从2008年起,绩溪县上庄茶叶专业合作社尝试在地理区位相近的长安、家朋等地收购茶草,采用“金山时雨”独特的加工方式进行加工,其品质和口味均达到了“金山时雨”的要求。2008年,绩溪县政府授权绩溪县上庄茶叶专业合作社为“金山时雨”农产品地理标志申报人。经过国家农业部等部门组织开展的一系列严格考评,2010年5月,农业部颁发了“金山时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划定绩溪县地理座标为东经118°37′~118°55′,北纬29°57′~30°20′范围内的上庄镇、长安镇、扬溪镇、金沙镇、伏岭镇、家朋乡、瀛洲乡、荆州乡等8个乡镇为“金山时雨”的生产区域。同时,在2010年举办的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名茶”评选中,“金山时雨”获得金奖,并被推荐“国际名茶”的申报,“金山时雨”的规模和名声越来越大。目前,“金山时雨”几乎成了绩溪乃至宣城茶叶的代表品牌。就是许多北京的高层人员和名流在喝过上庄的“金山时雨”后,纷纷派员专程到绩溪上庄购买“金山时雨”茶叶。2009年8月,绩溪县上庄茶叶专业合作社引进了两条清洁化、标准化的“金山时雨”茶叶生产线,拓宽了鲜茶的收购区域(在“金山时雨”地理标志范围内),按照标准化生产加工,使“金山时雨”的品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其价格也一年一个新台阶,2008年出厂价每斤80多元的中高档“金山时雨”,2009年卖到了每斤160元,2010年则卖到每斤近300元,向农民收购的鲜茶最高每斤达到60多元。近年来,农村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加,生产季节性很强的“大路茶”出现了严重的“用工荒”,而且生产“大路茶”成本高,收入低,致使一些地方的茶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荒芜。随着“金山时雨”知名度的提高,绩溪的茶叶生产规模仍保持了一个稳步上升的势头。2010年,全县的茶园面积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的3万亩,尽管低温多雨等原因,全县茶叶产量比2009年下降超过10%,但由于“金山时雨”品牌效应的影响,全县茶农的茶叶收入的增长却超过30%。有的茶农近4亩茶园,当年收入就达7万多元,尤其是“金山时雨”的产量和产值均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2010年全县“金山时雨”的产量达到了4500担,产值2700万元,分别比产茶最高峰年增长了25%和30%。
据绩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茶叶技术人员胡祖有介绍,目前,绩溪县现有的3万亩茶园每亩收入也不过1000多元,倘若能将“金山时雨”地理标志这把“金钥匙”用好,三年后,每亩茶园的收入可达5000元,再过若干年,可以达到1万元。
二、用“金山时雨”地理标志优势振兴绩溪茶叶的思考
“金山时雨”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确定,为绩溪茶产业的振兴奠定了扎实基础。那么,如何充分发挥“金山时雨”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优势,来振兴绩溪茶产业,实现绩溪茶叶的“金”价值呢?
其一,要看到“金山时雨”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特有价值。
作为政府授权绩溪县上庄茶叶专业合作社申报“金山时雨”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申报人,对“金山时雨”品牌茶叶在区域定位、品种引进、种植技术、施肥用药、采摘分类、加工制作、存贮管理、运输销售,尤其是品质要求等方面有着全方位监管的权利和责任,但“金山时雨”地理标志作为识别该茶叶产品地理来源的重要标志,其使用的主体通常不是个体的行为,而是地理标志产品—“金山时雨”区域内所有符合“金山时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1)规定的生产者共同使用,这种使用是长期的、持续的行为。其不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金山时雨”茶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金山时雨”地理标志产品作为一种自然和人文资源,是历史形成的,保护地理标志产品—“金山时雨”的实质是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使之能够发展和延续。“金山时雨”地理标志规定范围内8个乡镇的茶产业都能从地理标志中获得极大的拉动效应,其发展和增值的空间将会更大。二是有利于保护“金山时雨”生产者的利益。“金山时雨”地理标志所标规定区域内的生产者无疑是地理标志产品—金山时雨”保护的最大受益者。实施地理标志产品—“金山时雨”保护,对区域内的生产者授予专有的使用权,禁止区域外的其他生产者使用,将使他们与区域外的生产者的竞争关系中处于优势地位,维护并不断增加地理标志产品—“金山时雨”的品牌价值,最大限度地保护区域内生产者的利益。同时,也有利于维护“金山时雨”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三是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消费者的权利除了体现在消费者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权外,还有知情权、选择权、人格尊严权等。通过对地理标志产品—“金山时雨”实施保护,让消费者买到地理标志范围内的“金山时雨”,这实际上就是对消费者健康权、知情权、选择权、人格尊严权最好的保护。通过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更能使“金山时雨”品牌得到消费者的信赖。
其二,要发挥合作社对“金山时雨”拉动绩溪茶叶产业的带动作用。
国家农业部通过的“金山时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从上庄金山延伸到绩溪县域8个产茶乡镇,茶叶生产在绩溪又是涉及到千家万户的产业,如果在茶叶的采制和加工上各自为阵,五花八门,不仅“金山时雨”的地理标志的作用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甚至可能还会砸掉“金山时雨”这块牌子。因此,要保证这一代表绩溪茶叶品牌的“金山时雨”既要形成产业规模,带动全县茶叶品质和价值的提升,又不至于因无序发展而砸掉牌子,这就需要一个具有让广大茶农信服的“龙头”——专业合作社来组织、引领生产加工。2009年,我们曾在绩溪县农村专业合作社进行过专题调研,看到绩溪县上庄茶叶专业合作社不仅运行十分成功,而且活力极强,透过绩溪县上庄茶叶专业合作社,笔者不仅对绩溪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在短期内能不能出现大的起色有了一个肯定的答案,并从中看到了绩溪专业合作社在造福一方百姓上能够大展宏图的美好前程。目前,该社已发展社员500多户,而且其范围从过去的上庄镇扩大至长安等乡镇,每个社员入股的股金也从每股500元提高到1000元。他们通过合作社的服务中心对区域内的农民,尤其是社员在“金山时雨”的引种种植、生态肥和生态药的供应、科学采摘等进行一条龙服务,实现了茶园管理统一施肥、统一用药,统一采摘标准,确保了茶叶原料的品质。2010年该社新上的两条清洁化、标准化的“金山时雨”生产线,保证提升了茶叶的品质,生产能力达到日加工鲜茶1万公斤,是安徽省目前最先进的茶叶加工生产线之一。技术支持方面,实行技术合作的安徽农业大学作为他们的技术支撑,该校副校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茶叶权威、博士生导师夏涛教授作为该社的顾问,在技术上提供了有效的保证。因此,由绩溪县上庄茶叶专业合作社作为引领全县“金山时雨”生产的“龙头”不仅名正言顺,众望所归,而且基础扎实,一定能够尽快带来实效。
上庄茶叶专业合作社作为一个全县茶产业发展的“龙头”,不论在经营模式上,还是在生产管理上都需要不断创新。在经营模式上不妨实行茶叶合作社与茶叶行业协会并存,总社与分社共生,经济实体与千家万户共融的模式。即以绩溪县上庄茶叶专业合作社社为“金山时雨”茶叶产业的“龙头”,地理标志区域内的其它7个乡镇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分支机构,并根据该乡镇的茶叶种植规模确定“金山时雨”茶叶的生产加工规模。这些乡镇的社员可以由总社根据需要直接发展,也可以在总社的严格监管下通过所在乡镇的分社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会+合作总社+分社+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在管理上也不妨通过连锁的方式来进行运作。通过茶叶合作社对“金山时雨”茶产业的引领带动,有效地维护“金山时雨”的品牌形象,最大限度挖掘“金山时雨”地理标志的潜在价值,使“金山时雨”地理标志区域的茶农尽快地富起来。
其三,要用科学、诚信的态度来振兴“金山时雨”茶叶产业。
国家农业部颁布的“金山时雨”地理标志划定了绩溪的8个乡镇为“金山时雨”的主产地,这些乡镇的土质、气候条件与上庄金山相近,但特定的小气候对茶叶品质产生的影响还是存在的。如上庄的金山,伏岭的逍遥、大障,家朋的万富山,荆州的沙坝等地的茶叶品质就比一般地方的茶叶更好一些。因此,在按“金山时雨”的地理标志区域内进行“金山时雨”的采摘与加工时,要严格划定区域,即将上庄的金山和其它乡镇与其茶叶品质相同的区域划为“金山时雨”的“核心区”,茶叶品质相对略次一点的区域划为“中心区”,再次一点的划为“缓冲区”。对不同乡镇和不同区域采制的茶叶要标明出处,分开加工和存放,并实行采摘、加工、销售全过程跟踪。坚决杜绝不同区域茶叶“打官堆”。在“金山时雨”的加工过程中,必须按“金山时雨”的标准统一配套加工设备,每一个等级的“金山时雨”,不论是采摘还是加工制作均按其等级要求实行同一个标准,同一种造型,达到同一个口感。龙头企业和有关部门要为茶农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指导和服务,着力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并通过示范引导、典型引路、价格体现等方式增强区域内农民按“金山时雨”标准化要求进行生产的自觉性。
“金山时雨”地理标志的申报成功,使绩溪大部分乡镇的茶叶都具备了升值的空间,“金山时雨”地理标志区域外的茶农为了得到实惠,难免也会将区域外的鲜茶通过区域内的亲戚朋友当作“金山时雨”出售给加工企业,或者区域内的农民将低等级的茶叶当作高等级茶叶来销售,等等。这些不诚信的做法是对“金山时雨”品牌和“金山时雨”地理标志的亵渎,也是一种自砸牌子的不良行为。因此,要加强对区域内经营者和茶农的诚信教育,叫响砸“金山时雨”的牌子就是砸自己“饭碗”的口号,增强他们的危机意识,并着力培养一批讲诚信、技能精、能吃苦、留得住的乡土人才队伍,建立一批诚信监管的民间组织,做好区域内的诚信监管。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这些不法行为和假冒“金山时雨”的查处,通过维护“金山时雨”品牌来促进以“金山时雨”为主体的绩溪茶产业的振兴。
其四,要加大投入、做好服务来实现绩溪茶叶的“金”价值。
目前,绩溪的许多茶叶合作社都是处于“小打小闹”之中,就是规模最大的绩溪县上庄茶叶专业合作社,尽管近两年投资了大量资金进行了技术改造,使“金山时雨”不论从产量还是品质上都有了一个大的提高,但是,要发挥“金山时雨”地理标志对全县茶产业振兴的引领作用,其规模还远远不够,必须要继续加大投入,使企业不仅在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与“金山时雨”这个大“龙头”相适应,而且还要担负起对各相关乡镇的茶叶合作组织与经济实体的帮扶责任,使“金山时雨”地理标志的价值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体现。在茶叶生产的资金投入上,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政策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尤其是在荒山开发、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生态农业等重点项目中,应把引进良种茶苗,发展新茶园作为其主要内容进行规划建设,将茶叶生产、加工项目纳入全县重点产业化项目来抓,并有针对性的引导扶持一些民营企业加入到茶叶行业中来,多方面筹措建设资金捆绑使用,从而保证新茶园建设、生产加工设施等方面的配套、完善,做到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金山时雨”地理标志的确定,对绩溪的金融部门来说,也为确立新的投资方向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金融部门可以通过合作社社员联保、资产担保、小额信贷等方式为“金山时雨”生产规模的扩张提供信贷资金,这不仅是对振兴绩溪茶叶的支持,也是金融企业从中求得发展难得的良机。在解决收购鲜茶资金难的问题上,作为茶叶“龙头”的绩溪县上庄茶叶专业合作社还可借鉴目前已经成功实施的与社员风险共担的做法(即鲜茶收购时对社员出售的鲜茶先不付款,茶叶出售后一次付清,实行合作社的盈利二次分配。),通过有计划地扩大社员队伍来解决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
在服务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严格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叶的技术规范进行指导。茶叶生产的“龙头”企业也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做好对地理标志区域内茶农尤其是社员在引种、施肥、用药的指导、服务,以及茶叶专用肥和农药的供应保障。各级政府要在茶叶生产的土地流转,标准化、清洁化茶厂兴建的土地审批等方面,要给予政策上倾斜,提高服务水平。唯此,“金山时雨”价值的体现,绩溪茶产业的振兴才会大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