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区一廊”创新业 科学发展绘宏图
——绩溪县突出实践特色深化学习实践活动
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绩溪县把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成果运用到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融会贯通,使学习实践活动真正成为全面推进大建设、打造“富民强县、青山绿水、徽风古韵、安居乐业”新绩溪的动力源和助推器。
一、解放思想,凝聚科学发展共识
绩溪当前处在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绩溪县委围绕“更好更快推进科学发展,凝心聚力打造和谐绩溪”的主题,发出了“与时间赛跑,与机遇同行”的行动号令,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勇于打开山门,敢于破旧立新,不断树立“在危机中比拼、在逆境中争抢、在困难中赛跑”的强烈责任意识,激发了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通过因势利导,借势发力,造势升温,乘势而上,进一步形成了“发挥绩溪的基础、环境、人文优势,做到与科学发展观合拍,与和谐社会合时,与长三角经济圈合拢,与梯度转移合辙,增强发展的可容性、可塑性、可伸展性”,“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一主两翼”,建设“三区一廊”,推进科学发展”等一系列共识。
二、发挥优势,谋划科学发展大局
绩溪具有良好的生态优势(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县,森林覆盖率达75.4%)、文化优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程朱理学发源地、第一批获得“中国徽菜之乡”称号,徽文化核心区)、交通优势(随着绩黄高速明年10月的开通,绩宁高速的开工建设和绩溪至黄山风景区快速通道、京福高铁、黄杭客专、皖赣复线的逐步实施,将成为皖南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区位优势(绩溪地处天目山脉与黄山山脉两山交汇和新安江、水阳江、青弋江三江之源)和政治优势,具备支撑更好更快发展的文化“软实力”、环境“承载力”和区位“吸引力”。如何深度挖掘绩溪的资源和优势,更好地把这些资源和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经济优势,是绩溪深化学习实践活动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在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中,绩溪县通过调查研究,对本县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加快规划建设“三区一廊”的战略部署(即火车新站新区的规划与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扩张与提升、老城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开发、登源河流域百里历史文化生态走廊建设的规划和建设),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又制定了《关于加快“三区一廊”规划建设的决定》,以促进资源优势深度开发、科学配置为重点,积聚一切发展要素和力量,加快建设皖南交通枢纽城市和承接东部产业资本转移示范区。
三、抢抓机遇,强化科学发展举措
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绩溪县进一步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正确方向,突出重点,规范操作,有序推进。2009年7月,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决定,绩溪县主动融入、参与建设,力求发挥自身文化资源优势,担当好文化主角。加快拓展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空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重点历史文化街区、重点古民居的整治与保护,充分挖掘老城区文化资源;发挥好绩溪火车站二级站优势,打造辐射周边县、市、区的物流仓储、客运转乘、旅游接待、商业服务于一体的集散中心;加快建设绩黄、绩宁高速,谋划绩溪至黄山谭家桥快速通道,使黄山的自然景观与绩溪的人文景观有机融合;主动与黄山对接,沿徽杭古道、登源河流域做强、做美、做优沿河古村落,争取把“徽杭古道”打造成为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的第三条著名古道,把登源河流域百里历史文化生态走廊建成全国闻名的旅游线路;合理规划建设鄣山大峡谷、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等自然景点;加快宾馆、旅行社、景点三大薄弱环节建设,提升旅游综合接待能力,实现绩溪旅游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发展。结合“三区一廊”建设推进重点项目大建设,突出抓好抽水蓄能和石煤综合利用两大电站、三条高铁、三条高速的推进,以及特钢产业基地、徽菜原材料生产基地和高星级宾馆建设。
四、强化保障,提升科学发展动力
好的思路要落到实处,必须锤炼过硬作风,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干部执行力和增强工作落实力。为此,绩溪县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创新开展了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村助学”活动,共建立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57个,其中“联村助学”点31个。开展了3000人的大评议,确保民主考评百名科股长活动取得实效。倡导“白+黑”、“5+2”工作法,促进各级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式,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破解科学发展瓶颈,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坚持为民办实事、好事,强化为民服务意识,确保“人民群众得实惠”。一年来,全面完成了“村村通”公路、农村安全饮用水和廉租房建设任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适之中学、桂枝小学、城市污水处理厂正式投入使用,完成了古林路改造和东山公园游步道工程和亮化工程建设,开展了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据统计,在第二、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共为民办实事、好事1356件。突出加强基层组织,进一步抓好“三级联创”,深化村级组织“战斗力”工程和“六个中心六大员”建设,开展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集中落实月活动,目前全县37家规模以上企业中党组织组建率已达100%,116家规模以下企业组建或联合组建了党组织,全县有党员非公企业做到了党组织全覆盖。基层组织的不断加强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通过第二、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全县上下科学发展的共识进一步凝聚,科学发展的思路进一步明晰,乘势而上的精气神进一步提振。2009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7.5亿元,同比增长14%以上;财政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37%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全年接待游客12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8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51%和30%。28项民生工程投入资金9862万元,资金到位数和县财政配套资金数均达100%。全县经济社会不断呈现出“发展提速、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