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魅力绩溪》、《徽州民谣》面世不长的时间,又得以拜读方静的第三部作品——《解读徽州》,欣喜的同时,不胜倾慕。承蒙作者厚爱,参与了《解读徽州》的文字校对工作,算是作品最早批次的读者吧。捧读再三,获益匪浅,又浮想联翩,我想到了徽州独具的魅力,想到了方静的勤奋。
方先生嘱我写篇书评,盛情难却,我只敢说肤浅地谈点收获和感想吧。方静的三部曲,《魅力绩溪》、《徽州民谣》和《解读徽州》,当以《解读徽州》最为厚实。细细研读,感觉全书有两大特色。一是“解读”的系统性。全书分“地理篇”、“审美篇”、“思想篇”、“印象篇”、“宗族篇”、“商旅篇”、“艺术篇”七大板块和一个“附录”,煌煌二十余万言,几乎涉及徽州自然地理、社会人文整个庞大体系。逻辑体系的严谨性是方静著书的最大亮点和一贯特色。我们生在徽州,长在徽州,时时刻刻感受着徽州文化。然而,细细咀嚼之下,要给徽州自然人文特质作系统总结,确是件太不容易的事。这一特色,我在学习《徽州民谣》时就有深切的感受,那么庞杂的民谣民歌,方静竟然就能梳理得井井有条。《解读徽州》的每一篇章都向徽学研究和爱好者提出了一个厚实的徽学命题。我在校稿时曾同方静玩笑着说,日后有可能,我就以你提出的脉络体系,就某一专题做些钻研。从这种意义上说,《解读徽州》确是一本全面介绍徽州自然和社会人文很好的教科书,无怪被黄山学院选中为本土教材。其二是“解读”的严谨性和鲜活的个性。在“审美篇”中,方先生对“马头墙”的解读,在肯定了“马头墙”的物件功能是“隔断彼邻防止火灾越界”的同时,又更深层次赋予了“马头墙”文化意义上的独到解读。方先生认为,“粉墙黛瓦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审美主体,之所以采用“灰白”的主色调,是为了“避皇宫官宅的金色、彩绘、规模之讳”,而“马头墙”则是“徽州文化的精神标志”,“山墙重重拾阶而下,暗含着徽州文化尊卑有序、等级森严与‘重儒’的精髓”;方先生进而解读道:“马头墙,它曾为徽州商妇延长了眺望新安江过往船只的视线,给与了她们漫长等待中的希望;它曾平抑了徽州女人被外界诱惑触发的青春躁动,消解了她们长年寂寞带来的孤苦伤心……”这种充满个性的鲜活解读,让人读之陶醉,又感慨万千。在“艺术篇”中,方先生对“徽州木雕艺术”的解读十分客观。在肯定“徽州木雕内涵丰满,充满哲理和健康向上的情调”,“(清后期)作品的感染力和美学价值进一步凸显”的同时,又客观批评“也有些徽雕过于追求精工,有过于繁琐之嫌,在艺术上并不足取。”凡此点点滴滴,处处体现着方先生解读徽州的学术严谨性和聪慧的个性。近些年来,所谓的“旅游文化”,浪潮汹涌,严谨的徽州文化被肆意标新立异并被解读到了令人目瞪口呆的地步。譬如绩溪某“旅游胜地”风水文化的夸张虚构,感觉真是“不忍卒闻”!在这样的氛围中,方静先生的《解读徽州》真有如给浮躁的空气中注入了习习凉风,令人倍感清爽。
咬文嚼字真是件非常艰苦的差事。我在文字方面没有一丝成就,但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加之个人喜好,除了不得不应付大量官样文字外,偶尔也舞文弄墨,在键盘上堆砌些不称文的小块,对文字劳作的甘苦算是有所体验。在《解读徽州》行将付梓之际,方静先生在办公室一脸苦笑地对我说:“我恐怕很长时间不会再写文字,太辛苦!”方先生能有如此成就,天赋而外,更多凭借的是勤奋的功夫,工作之余,更多的时间他都扑在了徽学研究上。耳闻目睹方先生的孜孜不倦,不禁自惭形秽。
今天,谈徽州文化这个话题,感觉分外凝重。都说徽州文化浓缩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部要素,然而,作为行政和自然地理意义上的徽州已经不在,而作为意识形态层面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目前也还只是纸上谈兵,令人遗憾、伤感。现时的徽学热,多热在民间,在政府层面,文化无非是一种叶公好龙的装饰。
杨万里《新安江水自绩溪发源》诗云:“金陵江水只咸腥,敢望新安江水清。”我的理解,杨诗的意蕴,不仅仅在写新安大好山水,更深层次的意义是否是说新安文化独立且优于一般意义上的长江文化?新安江虽没有长江的磅礴,然而却因其清澈而让诗人分外尊崇。方静先生不是一位象牙塔中的学究,徽学研究只是他的副业。我想借用“敢望新安江水清”表达对方先生著作的崇敬,同时也期盼能读到方先生更多更好的作品。
2009年9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