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实践 全面探索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取得阶段性成果
西递村古祠堂里的目连戏表演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文化部批准设立的第二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也是我国第一个开展跨省文化生态保护的实验区。保护区域包括安徽省黄山市三区四县、宣城市绩溪县,江西上饶市婺源县。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挂牌一年多来,在文化部的指导和支持下,安徽省不断强化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责任意识,紧紧依靠当地群众,充分发挥专家作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实践,全面探索,实验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丰富的阶段性成果。
编制规划,分步实施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2009年,安徽省政府又将推进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列入对文化工作5项目标任务考核之中。为加强领导和协调,安徽省政府成立了由省长任组长、分管副省长任副组长,文化、发展改革委、财政、国土资源、建设、旅游、文物以及实验区所在地政府主要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文化厅,定期向省政府汇报工作进展,加强督促落实。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政府分别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
2007年11月,在文化部的指导下,编制了《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对项目概况、项目价值、项目现状进行综合阐述与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原则、规划目标、保护措施、实施步骤,形成了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基本框架;2008年1月,结合《规划纲要》制定了《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近期工作目标,即:到2010年,形成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基地、一批徽州文化生态博物馆、一批古村镇组成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博物园区、一批徽州文化特色展览、一批徽州文化研究成果。 2008年8月,《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经数次实地调研,多次专家论证,明确了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保护规划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文化生态保护与自然生态保护相结合,整体保护与重点保护相结合,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形成了规划编制的六原则,即:科学理论指导原则、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完整保护原则、差异性保护原则、协调保护原则、活态保护原则。2009年4月,经长期准备、沟通协调,由省政府采购中心公开招标,东南大学规划设计院中标,承担《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实地调研工作已基本结束,2009年6月底完成《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初稿,9月底完成编制工作。
普查资源,活态传承
在徽州文化生态保护中,安徽省有关部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和传承人保护当作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是举办培训班。省、市文化部门组织专家深入实验区各县(区)现场指导、办班培训,培养了一批非遗普查专业人员。2009年2月,省文化厅在黄山市举办了全省非遗普查试点工作会议暨培训班,实验区所属市、县(区)有关人员参加培训。二是全面普查。实验区所属各市、县(区)文化部门安排专门人员逐村走访、普查摸底,对资源数量、分布情况、生存状态、传承谱系等,收集整理,建库存档。要求试点单位率先完成“三个一”的普查目标,即:出版一本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形成一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清单、建立一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三是试点成效明显。目前,黄山市各县(区)登记非遗项目13类共1112项,是全省普查非遗资源项目最多的市。绩溪县整理登记273项,有关资料已结集编印成册。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建立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实验区内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6项(黄山市15项,绩溪县1项),省级非遗项目50项(黄山市40项,绩溪县10项)。
为保护传承人权益,鼓励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2008年,安徽省文化厅印发了《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审认定、扶持资助、考核措施、称号核销等作了明确的规定;印发了《关于建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的通知》,按照“五有”标准(有固定传承人或专门师资队伍,有固定传习活动场所,有规范的传承计划,有一定的经费投入,有一定的规模和较多传承对象),扶持、资助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各类非遗项目传习活动,建立传习基地。经当地申报,专家评审,2008年11月,省文化厅评定黄山市歙县老胡开文墨厂、屯溪区大位小学、歙县行知中学、休宁县德胜—鲁班木工学校、休宁县万安老吴鲁衡罗盘店、徽州区潜口民宅博物馆和宣城市绩溪县徽戏童子班、老胡开文墨厂、曹素功墨厂、徽厨技师学院10个单位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传习基地。
脉象并重,多措共举
在徽州文化生态保护中,既重视作为文象的物质文化遗产,也重视作为文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不同文化遗产的特点和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保护方式。
抢救性保护。对于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歙县、徽州区等地运用录音、录像及亲笔记录等方式,将其表演、技艺展示或生产过程等记录下来,整理分类、建立档案,积极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休宁县将收集到的资料整理编辑成文本,汇编成30万字的《海阳遗韵》,做好记录式保护。绩溪县出版了《中国徽派三雕》、《徽州民谣》丛书等。
扶持性保护。对于具备活态传承客观条件的项目,实施扶持性保护,在政策上给予倾斜。黄山市徽州区以潜口民宅博物馆为载体,打造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国家级传承人分批进驻基地,集中展示技艺。屯溪区、休宁县对徽州漆器、万安罗盘等日益萎缩的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成立保护工作组,主动为其拓展市场,扩大宣传,促使其健康发展。
生产性保护。对于市场中具有生命力,又有开发潜质的传统手工技艺和民间艺术,合理开发利用,在生产中加以保护。一是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民间艺术节等活动,将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黄山区举办太平猴魁茶文化旅游节,将“太平猴魁茶手工制作技艺”与农家乐茶乡风情游等活动有机结合,推动茶叶销售和旅游发展的“双丰收”;翡翠谷景区依托民间婚嫁礼俗和传统“七夕节”成功举办了两届“黄山七夕情人节”。二是促进非遗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立足种类繁多、特色鲜明的传统手工技艺,发展茶叶、砚雕、竹雕、木雕、竹编等传统产业。徽州区积极发展传统手工技艺产业,现有一定规模的企业8家,2008年共实现产值23149万元,利润1843.8万元,解决530人就业。休宁县以松萝茶、五城茶干和五城米酒等非遗项目为代表的产业也已渐成规模。
博物馆保护。目前黄山市、绩溪县根据文化资源分布状况,因地制宜,相继成立专题博物馆,已形成以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为龙头的特色博物馆群。如中国税务文化博物馆、祁门红茶博物馆、徽州区潜口民宅博物馆、谢裕大茶叶博物馆、休宁状元博物馆、屯溪区程大位珠算博物馆、戴震纪念馆、歙县陶行知纪念馆、万粹楼民间艺术博物馆、三百砚斋博物馆、绩溪县徽州文化博物馆等。这些特色博物馆不仅有效地保护了各个领域的文化遗存,同时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深入了解徽州文化提供了便利。
整合性保护。对于在长期发展和传承过程中留下大量珍贵物质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积极整合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举办传统节庆活动,动静结合综合保护。黄山市屯溪区依托程大位博物馆与大位小学,整合资源,发挥各自优势进行珠算文化的展示和传承。徽州区依托谢裕大茶博物馆、祁门县依托祁门红茶历史文化展览馆,分别开展黄山毛峰与祁门红茶制作技艺的展示和传承,使得这些非遗项目既有物质载体的展示又有活态传承。宣城市绩溪县举办 “赛琼碗”徽菜民俗表演、 “徽菜美食文化节”、“安苗节”等。 徽州文化博大精深,领域广泛。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文书、徽派建筑等,体系完整,影响深远。如何保护、传承、弘扬和利用,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文化生态保护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针对实践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及时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深入研讨,加强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对于徽州文化生态的科学保护和有效利用十分重要。安徽省依托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整合多种学术资源,成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专家委员会,组织举办多个理论研讨会,加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理论研究,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提供理论指导和专业咨询。 2008年8月,安徽大学举办了“徽学、徽商、徽文化与安徽文化建设论坛”,论坛成果已汇编成册。2008年10月,国家非遗保护中心、安徽省文化厅、黄山市政府成功举办“徽州文化生态保护高峰论坛”,论坛成果《徽州文化生态保护论文集》已正式出版。
2008年文化遗产日,安徽省文化厅、黄山市文化局协助中央电视台在徽州拍摄《2008中国记忆——文化寻根》专题片,展示徽州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成果。2008年12月31日至2009年1月15日,在安徽省博物馆举办新安画派作品暨临摹展,新安画派渐江、汪之瑞、孙逸、查士标等一批名家的真迹力作与观众见面。2008年9月至今年3月,组织3批安徽民间工艺家赴澳门展示技艺和展销作品。2009年2月,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安徽省组织徽墨、歙砚、万安罗盘制作技艺等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京参加展演,反响强烈。2009年3月18日,“中国徽文化香港展”在香港中华书画艺术中心开幕,黄山市、宣城市多位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向香港市民现场展现徽墨制作、歙砚、徽州三雕等绝技,引起轰动。这些展演展示,既扩大了徽州文化的影响,又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豪感,形成民众主动参与,自觉保护文化生态的良好局面。
(安徽省文化厅社文处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