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章首页>> 绩溪旅游 >>
|
顶 热 荐
|
绩溪县站话龙川(图)
|
文章来源:人民铁道报 信息发布:安徽绩溪 www.ahjixi.com 时间:2007-10-31 点击:3969
|

绩溪县火车站

龙川风景区大门
挥别月台的路灯,记者在芜湖站乘列车南下,探访慕名已久的绩溪县站。 探访前,谙熟当地风土民俗的芜湖车务段宣传助理小潘曾对记者讲:神秘的龙川堪称绩溪县的绝顶胜景。群山环抱的绩溪县走出过“红顶商人”胡雪岩、文化名人胡适。被称为风水宝地的龙川风景区距绩溪县站仅10公里左右。 列车在皖南的崇山峻岭间穿行,夜色中打进车窗的斑驳灯光越来越亮,记者抬头望去,“绩溪县站”四个字跳入眼帘。 子夜时分,冒着袭人的寒气,记者的双脚踏上绩溪县站的站台。北斗星在寒夜中闪烁,黑魆魆的远山隐约可见。 远山怀抱中、清冷月光下的绩溪县站夜景显出一种孤寂的美。 两束车灯光打破了站前广场的寂静,一辆破旧的微型面包车拉着记者驶向绩溪县宾馆。到绩溪县站采访,不能不说说龙川。在宾馆大堂,介绍龙川风景区及胡氏宗祠的大型展版撞入记者的视野,绩溪县的往昔在下车伊始的子夜抖开…… 绩溪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黄山与天目山结合带,地势居于“宣城县与歙县之脊”,皖赣铁路纵贯县境南北,绩溪县站位于县城中心地带。 绩溪县自然山水秀丽,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八大菜系的徽菜和京剧的发祥地。绩溪县历来文风鼎盛,人文荟萃。明代有抗倭名帅胡宗宪,清代有“红顶商人”胡雪岩,近代有著名学者、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胡适等。 绩溪县的旅游资源富甲江南,其中首推位于龙川风景区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胡氏宗祠。 龙川风景区是云山缭绕的船形古村落。村东龙峰耸立,与村西凤山对峙,北有登源河水蜿蜒而至,南有天马山奔腾而上。龙山村依青山傍碧水,龙川水绕村东流,汇入登源河。俯瞰村落成船形,颇有龙州出海之势,堪称风水宝地。 龙川有千回百转的古浪桥,有历经千年的古祠堂,有众多徽文化的遗存,其中始建于宋代的胡氏宗祠最为著名。 龙川距离皖赣线路上的绩溪县站不远,万千旅客经过绩溪县站走进龙川观览……那么,绩溪县站在何时建成运营? 翌日清晨,记者来到绩溪县站追根溯源。 绩溪县站,现隶属上海铁路局芜湖车务段,为皖赣线上的二等站,1984年5月底正式投入运营,设股道19股(正线1股,到发线5股,站线7股,货物线3股,专用线3股)。 当时车站的客运候车室仅为534平方米,两座站台7345平方米。车站建有地道一座、雨棚两座,小小的售票房只有21平方米,一个行包房12平方米。 货场设仓库三座1210平方米,货物站台两座1300平方米,货物堆场两处5100平方米,装卸线3股,有效长770米,货位50个。日装卸能力2000吨,货场总面积12300平方米。 车站历史上最难忘的事要数1991年的抗洪抢险。当时,皖赣线在距绩溪县站不远处被洪水冲断,车站曾作为抗洪抢险指挥部成为全国的聚焦点。车站职工没日没夜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为皖赣线早日通车作出了卓越贡献。 绩溪县站每天要对18对货物列车进行编解及技术作业,货物年均发送量10万吨。车站还负责14对客车的接发、上水,年均旅客发送量15万人,这其中以游客居多。和众多的旅客一样,记者采访后也急切切地奔赴龙川探秘…… 绩溪县站已成为游客观览龙川的起点。乘火车将离开绩溪县站时,在站台灯光的辉映下,记者感慨良多,美丽、神秘的龙川和作为龙川风景区“窗口”的绩溪县站,都已成难以忘怀的印象…
|
责任编辑:
wdacxh17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