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台湾访名人故居,胡适纪念馆不可错过。胡适纪念馆位于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由故居、展览室和墓园三部分组成。
故居是一栋掩映在树木之间的大平房,约160平方米。门前没有庭院,只有绿藤长廊。房门挂着“访客请按铃”的牌子,让人错觉主人并未离去,很可能就坐在书房读书或等待来访。一进门,左边是两间小小的卧室,陈设十分简单。胡适所居的卧室,深褐色的木制家具朴实无华,唯一引人注目的是,书柜、书架比衣柜还多,卧床之畔,书籍伸手可及。另一间是胡适夫人江冬秀的卧室,据说,爱打麻将的胡夫人不习惯南港的幽静,住在这里时间不长。
大门正对的是长方形的客厅兼餐厅。一桌四椅的餐厅区,被高至屋顶的书柜半包围;客厅则是一组沙发,与客厅相连的阳台,放置着几组桌椅,足够开一场小型论坛。故居保持了胡适生前的原貌——餐桌上摆着白色的杯碗、竹筷;沙发旁的矮柜里,摆放着十数瓶洋酒和十几只玻璃酒杯。据工作人员介绍,胡适并不嗜酒,可以猜想,这些多半是为了友人相聚准备的。书房十分狭小,同样是高及天棚的书架,摆放着经史子集等藏书。
作为中国近代白话文的积极倡导者,胡适故居中没有一般文人居所常见的条幅,墙上挂着的胡适手书,也相当白话:“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说八分话。”
故居右侧是展览室,乃胡适好友斯塔尔先生1964年捐资建造。80多平方米展览室的当中,是一尊胡适半身像,背衬他的手迹:“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展览室分常设展和特展。目前常设展有三个主题:胡适的感情世界、胡适的学术文化成就和胡适与近代中国。
犹如故居中“音容宛在”的设计,展览室除了展示胡适的中文和外文著作、信札、手稿、照片以及其它有纪念意义的物品,还特别设置了影音展览。戴上耳机,可以倾听胡适演讲的声音,还可以触摸屏幕选择观看胡适在台湾的最后时光的一些录像资料。
展览室的一角有一个玻璃柜,陈列的是各种版本的胡适著作。其中一套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共44卷的《胡适全集》引人注目。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台湾至今没有出版过胡适全集,十分遗憾,想不到胡适全集由大陆的出版社率先出版,虽然安徽教育出版社的这套全集不能称之为完整。
不过,安徽绩溪人胡适如果地下有知,见到这套家乡出版的全集亦应十分欣慰。胡适1891年生于上海,作为新文化运动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一生颠沛起伏。胡适1958年4月从美国飞抵台湾,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赴台本来有意借助“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的资料完成几部大著作,但因为谨慎落笔的个性,也因为他在台湾无法平静地生活,最终只留下四五大包、一尺多厚的遗稿,抱憾而去——1962年2月24日,胡适在“中央研究院”的一次酒会上因心脏病发猝然离世。胡适纪念馆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大部分时间忙于整理胡适先生的遗稿,所以每周只能周三、六对外开放两天。
胡适安葬于“中央研究院”东南门外,开始只是墓园,后来被台北市政府定名为“胡适公园”。依地形而建的墓园,亭榭玲珑,树木葱茏,环境清幽。胡适墓居于高坡之上,坡下平台矗立着胡适铜像,墓前大理石上镌刻着墓志铭。胡适的墓志铭也与众不同:“这是胡适先生的墓,生于中华民国纪元前二十一年,卒于中华民国五十一年……”
胡适去世后,除了书籍文稿之外,全部财产只有135美元。不过,正如易竹贤所著《胡适传》所说:“他虽然未能回到美丽而且富饶起来的安徽绩溪故乡,却总算安眠在自己祖国的泥土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