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今年毕业于合肥市第八中学的柯乃钰以高考617分的成绩被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录取,这也是今年安徽医科大学在皖招生的最高分。一家数代行医,更是让柯乃钰的选择充满了传承的意味。
从初中接触生物开始,柯乃钰就对人体结构产生了浓厚兴趣。升入高中之后,随着学习的深入,她产生了学医的想法。高考成绩出来后,她在全家人支持下,坚定地选择了安徽医科大学作为实现自己救死扶伤梦想的启蒙地。
柯乃钰的医学梦想与家庭密不可分。“我父亲、伯伯、伯母、爷爷、外公、曾祖父、曾外祖父都从医。我们家跟安徽医科大学更是结下了三代不解之缘。”柯乃钰掰着手指细数道。
柯乃钰的祖父柯家骅1953年考入安徽医学院,大学毕业后要求回徽州家乡医院工作,成为当地县医院内科业务主管负责人。祖母胡蜜蜜在自己写的书《风雨人生路》中提到,柯家骅作为当地资深医师,工作繁忙,经常不分昼夜地加班,有时甚至除夕之夜还要义务出诊。
从柯家骅往上数,其父柯莘麓也是一名医生。1923年,柯莘麓在祖辈世代行医的熏陶下,赴上海亚东医科大学求学,后来与其兄柯湘帆参与创办《微音》月刊,胡适、陶行知常为此刊撰稿。1925年,南洋、亚东医科大学停办。1926年,郭琦元邀请汤蠡舟、陈卓人等人,取“亚东”之“东”,“南洋”之“南”,重新建立东南医科大学,柯莘麓得以继续在沪求学。1930年,他返乡开设诊所,为乡人诊治疾病。1943年,绩溪瘟疫流行,柯莘麓引进磺胺类药物治疗,还呼吁富商捐献物资、药物来救治病患。抗战期间,他曾任驻绩九二兵站医院军医,参与救治伤病员。
往下细数,柯家骅的双胞胎儿子柯道平和柯道正都曾在安徽医科大学求学。由于从小耳濡目染,柯氏兄弟对医学方面的知识一直保持着浓厚兴趣。后来,兄弟俩怀着满腔热忱,选择医学,在故土情结和家族影响下,选择了父辈的母校。几年后,兄弟俩毕业,均从事医学事业。哥哥柯道平留校任教,弟弟柯道正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任职。
柯乃钰的父亲柯道正说,在行医过程中,人走人留的触动,时常会有,但让他一直坚定救死扶伤信念的,是行医途中愈发加深的责任感。理想可能被击垮,但责任感不会,它已然随着人的成长融入了骨子里,是坚不可摧的。纵使成为一名医生要承担很大的压力和风险,柯道正也支持女儿柯乃钰学医。
在这样一个医学世家里成长,柯乃钰对自己有着清晰的定位。“首先,我要当个好医生,如果能力允许的话,我想结合临床进行医学研究,力争在某些疑难杂症上能够有所突破。期待自己将来可以成长为一名科研型医生,治病救人、攻克医学难题。”
俞传芳 吴问 余婷紫 万新宇 新安晚报 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 陈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