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县位于宣城市西南部,面积1126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81个村(社区),人口17.5万。绩溪是徽文化的核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涌现出唐越国公汪华、抗倭名将胡宗宪、红顶商人胡雪岩、制墨大师胡天注、国学大师胡适等众多名人;绩溪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黄山山脉与天目山山脉的结合带,长江、钱塘江的分水岭,三省十四地的重要水源地,森林覆盖率达78.26%,出境水质常年保持二类以上。
改革开放以来,绩溪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开拓奋进、锐意创新、砥砺前行,战胜多重困难挑战,成功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全县经济社会取得令人振奋的成就,荣获中国徽菜之乡、中国厨师之乡、中国徽墨之乡,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中国天然氧吧,安徽省文明示范县等称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打造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四个特色之城”,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认真落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大力实施“2468”发展思路,努力推动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明显进步,全面小康加快实现。
新型工业稳步发展
2017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75亿元,纳税百万元以上企业达41户。富凯特材获批高新技术企业、获评省工信领域标准化示范企业。技改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名列全市前茅,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增至7家,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9.2%、增速全市第一。2018年,出台《实施“双百”工程,促进经济更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确定规上工业企业、“四上”企业(资质内建筑业企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限上商贸企业、重点服务业企业)分别发展到百户以上,文化旅游、机械制造、健康食品医药、电子商务四大主导产业年产值均达到百亿元目标。
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
建成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4家,徽墨产业产值占全国市场70%以上,龙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成功获批,徽杭古道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荆州乡被认定为“安徽避暑旅游目的地”。建立“1+3”旅游综合执法体制,跻身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电子商务迅猛发展,成为全国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上街去”被评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电商安徽”领军企业,四方电商产业园跻身全省电子商务示范园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被商务部评为优秀等次,排名全省第二。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百亿现代农业产业培育、百个景区村庄创建、百村家风家训引领、百村善治示范、百名能人带动增收”五百工程。农村“三权分置”、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稳步推进,全面推行河长制、林长制,在全省率先实施民间河长制、河警制。加快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茶叶标准化示范县。“金山时雨”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2017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产值71亿元,绩溪二日游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休闲农业旅游精品线路”。
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坚持“组团式、立体式、差异式”发展,编制完成县域“多规合一”空间规划、城市总体设计和乡镇总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全面落实,完成国道233东迁及207省道、华龙公路改造项目。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开展“三线四边”环境整治,建成28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一体化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上庄“雕刻时光”小镇入选首批省级特色小镇,获评首批省级旅游小镇2个;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全国首批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园区工业污水处理厂并投入运行,打好水、气、土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扎实开展采砂制砂、农村小水电、非煤矿山、露天烧烤、烟花爆竹等专项整治行动,环境质量保持全省领先、全市最优。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完成城乡规划体制、园区行政体制、文化旅游管理体制、市场监管体制、招商体制机制、城市执法体制、计生卫生体制改革。完成乡镇财政体制、国有林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行统一的城乡户口登记制度、被评为全省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省级卫生县城。社会保险、五保供养、医疗卫生、城乡低保等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提升,成功摘掉省级贫困县“帽子”,26个贫困村出列,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十年扶贫先进县”,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被命名为皖南(县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深入推进“法治绩溪”、“平安绩溪”建设,荣获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扎实开展双拥创建,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实现全省双拥模范县“四连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