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人民日报刊发的题为《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一文引起强烈反响。文中提到:“地名的替换与取消,显然需要慎之又慎。像‘徽州’这样重要的历史地名,不妨考虑恢复。毕竟,没有‘徽’,哪来‘安徽’?”
随后,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起网络投票“黄山市恢复老名字徽州,你支持吗?”截至投票结束,参与投票的14973人中,71.4%的网友选择了“我要老地名,要敬畏文化,敬畏历史”表示支持。
4月14日,黄山市民政局局长朱学军就此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更改市级名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作为民政部门,将深入调研,尽早提出建议。
“徽州”对于安徽意味着什么?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翁飞认为,“徽州”这两个字所承载的,是一种独特地域文化,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
“黄山是好,但它只是在徽州里面一座秀丽的山,是徽州的一部分,肯定涵盖不了整个徽州的地域文化。在海外,别人知道黄山仅仅是一座山,而不知道其背后丰富的徽文化。”翁飞说,对文化的传承和认同是对文化根脉的一种敬畏,而地名就是文化传承和认同的标识。
翁飞认为,现在国家很重视地名文化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恢复徽州地名”的呼声应该引起重视。“改名会有一些麻烦,但如果从保护文化、传承文化、弘扬文化的角度上来讲,改还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早改比晚改好。”翁飞说。
徽州地区更名为黄山始于1987年,当时,国务院下发《关于安徽省调整徽州地区行政区划的批复》,正式撤销徽州地区、屯溪市和县级黄山市,设立省辖地级黄山市,管辖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四县及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三区。
近30年来,有关恢复徽州地名的呼声此起彼伏。然而,地名更改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根据《安徽省地名管理办法》,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的命名、更名,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提出,逐级上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