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6日开栏的话:从今年起,国务院决定将10月17日设定为我国的“扶贫日”。为迎接我国首个“扶贫日”,本报特开辟扶贫工作特别报道,以展示我市扶贫成果,营造全社会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
从今年八月下旬开始,绩溪县贫困户中的约5000名劳动力开始享受到了一项特殊的待遇——保额3万元的农村小额意外伤害人身保险。这是绩溪县与人寿宣城分公司签订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安排县财政扶贫资金26万元为他们所购买的。
“让贫困户在不增加经济负担的前提下,又多了一道生活安全保障。今后还将逐步覆盖至全县劳动力。”绩溪县扶贫办主任张玉忠介绍说。
据了解,由县财政扶贫资金出资,为贫困户家庭劳动力购买农村小额意外伤害人身保险,这一创新性的扶贫开发模式在全国还不多见。
说起为什么要实施模式,还得从绩溪独特的地理环境说起。张玉忠告诉记者,劳动力是贫困户实现脱贫的潜力所在,但受山区地形复杂等诸多因素影响,绩溪现有贫困人口中,因意外伤害致残、致病、致死而贫困的约占30%,特别是近年来新增的贫困人口中,因意外伤害致残、致病、致死而贫困的约占10%,保护好劳动力成为减少贫困人口的关键。“打个比方,一户人家的劳动力打山核桃从树上摔下来,治疗需要花钱,有了这3万元的保险,家庭的状况会改善很多。”
其实,这个做法只是绩溪县实施精准扶贫的一项举措,今年以来,绩溪县按照上级关于扶贫开发的新部署新要求,把加强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坚持以富民为目标,创新扶贫开发方式,牢固树立靶向思维,实施靶向疗法,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努力走出一条既符合上级精神、又具有当地特色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摸底——“解剖麻雀”
打开《绩溪县贫困农户登记表》,贫困人口的家庭人员、致贫原因、生产条件、劳动能力、收入来源、享受社会保障、月均基本生活开支等一系列指标一一展现,真正做到了全面准确掌握每个贫困户的真实状况、主要致贫原因和脱贫条件。
“对每一个贫困人口,我们的调查人员都会登门、见面,并将贫困状况拍成照片。”家朋乡副乡长葛美云告诉记者,在扶贫摸底工作中,该乡严格按照《绩溪县贫困农户登记表》的要求进行登记,同时还会将辖区内贫困户电子档案录入到绩溪县自主开发的数据库系统中。
通过对各乡镇、村和农户开展“解剖麻雀”式的抽样调研,绩溪县较为系统地了解贫困户的贫困状况、致贫原因和群众诉求。在此基础上,顺应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经过科学论证和民主决策,确立由“大水漫流”转向精准“滴灌”,由政府包办转向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新时期扶贫开发新思路,研究制定《关于创新机制促进扶贫工作的若干意见》,采取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创新社会共同参与扶贫机制等14项措施,实行分类指导,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力争每年实现贫困人口减少20%的目标。
帮扶——“对症下药”
绩溪县瀛洲镇巧川村村民胡光华家庭贫困,虽然有着一定的劳动能力,但缺技术缺资金成为其脱贫致富道路上的“两道坎”。
但贫困的情况在今年发生了改变,伴随着绩溪县企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的建立,他在县财政和瀛洲镇中巧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支持下,没有花一分钱就建起了两亩地的香菇大棚,种植了香菇,而这可以给他带来3-4万元的年收入。
“县财政扶贫资金补助大棚建设项目每亩5000元、补助每棒成本的50%,其他的钱我们合作社全部先期垫付,等香菇收货后返还,同时我们还提供了全程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菌棒供应和产品收购。”中巧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永正告诉记者,企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的建立,让缺技术缺资金的贫困户没有了后顾之忧,现在他们只要付出劳力就能够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目前合作社已经扶持60余户贫困户,发展他们种植香菇、木耳70余亩,预计可为他们带来近百万元的收入。”
企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是绩溪县分类帮扶、提高精准扶贫成效的举措之一。通过精准摸底,绩溪县“号”准了脱贫致富的“脉”,并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分类施策,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对因病致贫的贫困户,绩溪县将新农合可报费用的比例拟提高5个百分点。对因学致贫的贫困户,在校寄宿的学生免收住宿费,享受扶贫助学的适当提高补助额度,贫困大学生享受生源地助学贷款,给予5%的小额贴息贷款补助。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创新扶贫资金使用模式,如用扶贫资金购买山核桃苗、流转田地、山场,交给山核桃种植大户种植管理,县财政给予适当扶持,收成时按比例分成,为贫困户提供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对其他类型的贫困户,绩溪县还根据其实际情况,均进行相应的帮扶。
扶贫——凝聚合力
趁着国庆节后的晴好天气,连日来,绩溪县伏岭镇石川村在家劳力都忙碌在修路的工地上,他们下定决心,一定要争取在春节前把这条路修好,让在外务工的乡亲们在回家过年时可以直接将车开进村内。
外面的人进不来,村里的货物运不出去,这一条村民们盼了多年的致富路,但却因为投资多达80余万元导致修了多年都没有修通。今年4月份,绩溪县政府负责人带领几个企业负责人到该村调研扶贫工作,看到村内的路况,绩溪明雁机械公司负责人现场表示,要认领了这条路的路面硬化工程。有了企业的资金支持,这条路很快就开始动工,预计年底就可以完工。而此时,村内总投资27万元的团结坝修复工程,已由绩溪黄山恒久链公司投资修建并在7月份竣工,解决了灌区近四百亩良田的灌溉问题。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绩溪县大胆创新,建立了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认领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和结对帮扶贫困户激励机制,让想扶贫的能扶得上,想捐赠的能捐得上。通过把贫困村无力兴办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列成项目,再宣传公示,由企业或有爱心有能力的个人自愿认领的方式,来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近5年中,全县贫困村由企业、个人认领投资建设的公益事业项目达100多个,项目总投资超过2000万元。
通过动员一切力量,集聚一切有效资源参与扶贫开发,绩溪县努力构建专项、行业、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建立“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制度,对全县每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确定一个或一个以上定点帮扶责任单位,对每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确定一名帮持责任人(已明确783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联系帮扶783户贫困户),通过开展“双包”定点帮扶的开展,进一步强化包村帮扶单位和包户干部的扶贫责任,更加广泛地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精准扶贫,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同时,县财政每年配套安排1000万元,直接到村到户,其它财政项目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等竞争性分配方式,优先安排给有能力把钱花好、把事干好的村;建立农村低保退出机制,让低保金真正用在最需要帮助的贫困群体身上。此外,绩溪县还大力倡导“劳动是光荣、孝顺是光荣、扶贫是光荣”的观念,进一步营造氛围,凝聚合力。
|